社区治理与公共参加——基于南京现状的调查臧雷振〔北京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本文结合南京社区治理与公共参加的现状,在问卷调查和社区访谈的根底上,探讨拓展南京市公民参加的新路径,寻求强化南京市社区功能和提高社区治理能力的新思路。也为在全国其它社区开展提供经验与借鉴。[关键词]社会治理,社区参加,社区组织,问卷分析[作者简介]臧雷振,男,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讨论生,讨论方向:中外政治制度比拟。[基金工程]南京市软科学讨论方案工程〔工程编号:202402026〕。[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社区治理与开展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的萌芽、90 年代的兴起和 21 世纪初的推广阶段后,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与提炼升华的新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开展的新要求促使社区治理与建设不断创新和改革,全国各地兴起尝试用新方法开展社区治理,促进居民参加社区自治的热潮。南京作为全国社区工作探究创新的先行者,在相继出台了南京市民政局?关于贯彻落实江苏省民政厅<关于加强社区民间组织培育开展与登记管理工作的意见>?、?2024 年南京社区效劳业指导意见?和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等政策的根底上,鼓舞各区县根据自身实际就社区建设和居民参加进行了较多的尝试,并积累假设干经验,取得系列成绩。但是,由于长久以来缺乏对南京社区治理现状的实证分析,过多的定性描述无法确切展现南京社区开展的现实,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集体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南京社区建设进行调查讨论,分析南京社区治理模式和公民参加的现状,并结合现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一、有关调查问卷的简要说明本文选取南京市玄武区 2 个社区、鼓楼区 6 个不同类型的社区作为取样单位,主要采纳调查问卷为主的定量讨论方法,结合个别访谈和集体座谈为主的定性讨论方法,开展系列调查和讨论分析。调查问卷分为 8 项内容,分为“居住情况、居民参加情况、社区民间组织开展、社区参加、社区治理与公共参加根本情况〞等,其中设计了“居民的文体活动参加、环境与治安参加、社区效劳参加、居民自治参加〞等四个方面 33 个问题,对居民的公共参加进行调查分析,设计了关乎“社区民间组织开展〞的 14 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小组共发放问卷 26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32 份,回收率为 89.23%,剔除无效回收问卷 8 份,还有 224 份,实际回收率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