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药健康指导一、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定义: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该病在临床上的主要病征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 、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Diabetes)分 1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特别类型的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2 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约为 90%,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 35~40 岁之后发病。 就中医而言,我国最早的医书《皇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这一病名。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症状亦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症患者的小便是甜的。二、糖尿病诊断新标准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L(200mg/dl)或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L(126mg/dl)或3.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 h血糖值(PG)水平≥L(200mg/dl)三、糖尿病的危害1.糖尿病引起病痛和治疗措施给患者带来不便。2.糖尿病并发症造成残废或者早亡。3.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可能给其本人、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3).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泌尿系、皮肤等感染5.慢性并发症(1). 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2). 引起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3). 引起大血管病变——导致中风。对于心血管,有 70%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冠心病。(4). 损害神经系统——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5). 糖尿病足——是截肢、致残主要原因。四、糖尿病中医药防治:(一)、方药1、上消(肺热津伤)型 表现: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 方药:玉泉丸 消渴丸 单方验方:降酮汤 人参白虎堂2、中消(胃热炽盛)型 表现:多食易饥,口渴尿多,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 方药:玉女煎 消渴丸 丹方验方:参黄降糖方 萝卜汁 消三多汤 扶脾消渴汤3、下消(肾虚精亏) 表现: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耳鸣,口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方药:六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消渴丸 单方验方:下消饮 滋肾蓉精丸 补肾滋阴汤 (二)、重要验方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