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红星读后感 【第 1 篇】红星红星照耀中国初中生读后感 1000 字 5 篇 红星红星照耀中国初中生读后感 1000 字范文(1) “破衣烂衫、忍饥挨饿,但朝气蓬勃、意志坚定”,这是书中所介绍的红军最初的模样,读完《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让我更深化的了解了红军的真实样貌。 《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部纪实作品,由埃德加·斯诺通过实地考察,对战争亲历者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记载了多位革命领导人的第一手资料,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客观的评价。胡愈之曾经说过:“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 一直以来,我对红军的印象,便是高大威猛,战无不胜。他们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历经无数场战斗,将中国军人英勇机智的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红星闪耀中国》用了大量的篇幅讲述那令全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主席在《七律·长征》中写道:“大渡桥横铁索寒”,讲的就是长征中勇夺泸定桥的故事。 当时,红军长征走到了大渡河边,过河只有唯一的通道,那就是泸定桥。桥上 16 根铁索延伸向河对岸,但铁索上一半的木板早已被狡猾的国民党军队拿走,河对面,就是敌军的机枪。红一军团抢先一步,顺利渡河,但是后面的大部队却被敌军发现,正追逐而来。铁索下,是波涛汹涌的河水;河对面,是虎视眈眈的敌军;身后,还有追赶而来的敌人。被逼入绝境的红军并没有退缩,他们由 30 人组成的“敢死队”为后面的大部队开路。他们背着毛瑟枪和手榴弹,爬上摇摇晃晃的铁索。一个战士落入河中,又有另一个战士靠近桥板。他们用身体搭成了一座“人”桥,艰难地让部队过了河。 读到这里,我仿佛也来到了大渡河畔,耳边回荡着他们嘶声力竭的呐喊声,眼前出现着一双双坚定的眼神。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场大渡河上的较量已载入史册,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熠熠生辉。 都说生命诚可贵,他们难道不要命吗?哪个正常人又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正如书中所说:“这些战士参军不是为了混碗饭吃,而是甘愿为了革命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信仰的力量。他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为了中国的和平统一,心甘情愿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哪怕是生命。他们是大渡河英雄!这场较量,拼的并不是谁不要生命,而是对未来的信心和对信仰的坚守。 和平年代,或许没有什么需要我付出生命去换取的。但若我能学习红军战士,在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时,能咬咬牙,狠狠心,对梦想多一些坚守,脚步多一点执着,再往前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