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读书随笔 读《活着》有感两年前粗略读过一遍《活着》,没有做太多的思考,只是对主人公富贵苦难的一生不可思议,那么多苦难集中于一个人身上,生活有时残酷的不可理喻。前一段买书时,鬼使神差的又买了这本书,也许是潜意识中对活着的思考,让我又买了一本家中已有并且已经看过的这本书。利用这个周末两天的时间看完了,看过之后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苦和压抑。 《活着》作家余华的代表作,这是在世界上获奖颇丰的一部小说,余华因此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小说中的主人翁福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地主家的少爷,他的父亲年轻时输掉一半家产,富贵比之父亲是有过之无不及,嗜赌放荡,败光所有家财,还好妻子不离不弃。输光家产并不是最惨的,没有最惨只有不断更惨,富贵被抓去当壮丁,参加到血淋淋的战争,九死一生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去世,女儿也因一场病丧失了听说能力,成了一名聋哑人,苦难接踵而至,勤快有爱心的儿子在位县长夫人献血时,被抽干了血液失去了生命,女儿嫁给了疼爱她的男人,有了好的归宿,这个苦难的家庭眼看日子逐渐好转结果女儿又死于难产,无望中找寻着希望,女婿是能干孝顺的人,况且还有一个可爱机灵的小外孙,女婿后来突发意外死亡,患难一生的妻子平静离世,相依为命的小外孙吃豆子被撑死,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又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这就是富贵的一生。 富贵的命运如同戏剧一般,让人不禁感慨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往前行走的过程中,谁又能料到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这中间悲喜剧的发生有人为的因素,也有不可抗拒的时代因素,更有冥冥之中的一种注定,这些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命运。年轻时的富贵荒淫无度、嗜赌成性,拉开了悲剧人生的序幕,社会的动荡不安、物资匮乏让悲剧不断上演,冥冥之中注定的亲人意外离世让悲剧无以复加。物极必反,苦难之后的富贵,反倒更加豁达的看待这一切,有了把亲人都已经提前送走的轻松。 在富贵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倒霉透顶、残败不堪、让人无望的老人;但这个有着坚韧生命力的老人犹如在一片寸草不生的荒漠上挺立的一颗老树,纵然历经风沙满目疮痍,但枝叶间的新绿,依旧显示了生命的坚韧。富贵在饱经患难、历经沧桑之后,收获了一份和命运平静相处的豁达。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主人公富贵仔细的讲述着自己的故事,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甚至苦难让他变得更友好、更豁达,更珍惜生活中点滴幸福,甚至因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