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料场的选择与开采3.1 料场的选择1)料场宜选择便于开采,贮量相对集中,料层厚,无用层及覆盖层相对较薄的料场,可开釆量能满足工程需用量。2)选择混凝土骨料的料场时应经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选用人工骨料时,宜选用破碎后粒型良好且硬度适中的料场作为料源。1)陆上开釆料场的可采量应根据勘察储量,扣除陆上开采损失及运输平台等所占用的储量后确定;2)水下开采料场的可采量应根据勘察储量,扣除水下开釆损失后确定。3. 2 开采方式利用工程开挖遒料作为混凝土人工骨料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开挖爆破设计宜控制岩块粒度,适应装运、破碎设备要求;2)防止废料混入;3)减少二次转运。料场的使用顺序宜为:先近后远、先水上后水下、先库区后坝下,做到就近取料,高料高用,低料低用,防止上下游料物穿插使用。料场开采宜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及房屋;应采取措施满足环境保护和水保要求;有复耕要求的应予以复耕。料场开采规划应遵守以下原那么:1)应根据料场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形条件以及对外交通现状,研究料场开采的道路布置、开采顺序并合理选择采、挖、运设备,满足顶峰期采运强度要求;2)假设料场比拟分散,上游料场宜用于前期施工,近距离料场宜作为调剂顶峰用;3)拟定分期开采计划,并能连续均衡开采;4)受洪水或冰冻影响的料场应有备料,并有防洪或冬季开采等措施。土料开采和加工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1) 根据土层厚度、土料物理力学特性、施工特性和天然含水量等条件研究确定主次料场,分区开采规划和开采方式;2)开采加工能力应能满足坝体填筑强度要求;3)假设料场土料天然含水量偏高、偏低或物理力学特性不能满足设计及施工要求,可通过技术经济比拟选择具体措施进展调整。砂砾石料开釆和加工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含泥量超标时,可用冲洗法或其它措施减少含泥量;软弱颗粒超标时,可采用参加人工骨料的方法解决;2)应考虑工程施工期间由于河道水流条件发生改变,造成料场储量、砂石料级配以及开采运输条件变化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选择大型采沙船应考虑以下因素:1)设备进场、撤退的可行性;2)选择合理的开采水位;研究开采顺序和作业线路,宜创造靜水和低流速开采条件;3)如开采过程中细砂流失而导致砂料细度模数增大,应釆取必要措施回收细砂。石料场可采用台阶法、洞室爆破法进展开采,必要时可用洞挖法取料。运输方式应根据运输量、开采、运输设备型号、运距、地形条件以及临建工程量等资料,通过技术经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