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方法》期末考核试题一.名词解释:(共 24 分,每小题 6 分)1.历史计量方法历史计量方法的本来意义,是运用描述性的统计资料所形成的数据以论证或说明历史问题。现代历史计量方法则是指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并在一定限度内分析史料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所以能在世界各国广泛地应用于历史研究领域,有其存在与发展的客观基础。2.历史心理研究方法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与个性特征,对历史做出合理解释的研究方法。3.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是现代一位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家。是同泰勒和法约尔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对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确立做出杰出贡献,是公认的古典社会学理论和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4.年鉴学派所谓年鉴学派,是法国自 1929 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反对以兰克为代表的旧的史学传统,主张把新的观念和新的方法引人历史研究领域。他们的理论不仅震撼了法国的史学界,而且深刻影响了整个现代西方史学的发展。现代西方史学的变革,是以法国年鉴学派的出现为标志的。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 1929 年一 1945 年,主要代表人物是:吕西安•费弗尔和马克•布洛克。第二阶段从 1945 年一 1968 年。第三阶段从 1968 年至今。二.简答题:(共 36 分,每小题 12 分)1.简述历史认识中的微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宏观研究历史认识按照认识范围的不同,大体形成微观、中观、宏观等几种类型,其区别同时间及空间跨度的大小有一定关系,但主要区别还在于内涵。三种类型近似于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理想三个不同的阶段。对历史作微观的、中观的、宏观的不同层次研究,有历史实际本身的客观基础。而从个别认识和整体把握、研究方法、以及对历史由量变到质变的把握这三个角度分析微观、中观、宏观这三种历史考察方式,则不难发现它们既各自有着特定的彼此不能替代的研究任务,同时又各自有着既互相联系、互相贯通又有着明显区别的认识方法、认识途径。一言以蔽之,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代表了历史认识、历史思维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同时,它们分别都只是有限的思维。因此,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都只能在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有限的历史思维种得到充实、修正与发展。2.简述历史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历史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