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菜鸟如何规避求职陷阱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但由于缺乏社会阅历,高校生在求职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骗局。从“校内人”转型为“职场人”,应届毕业生如何才能有效规避求职陷阱?下面对求职中常见的骗术进行了盘点,并列出对策,毕业生务必提高警惕。 骗术 1 只“试用”不聘用 求职者口述:应聘了一家公司做项目助理,说好先试用 3 个月,试用期 2000 元,表现好才能转正。试用期间给我的工作多到不行,不得不每天加班,心想刚毕业没有工作阅历刚开头都是苦的,就咬牙坚持了。没想到 3 个月后,人事经理竟然表示“人职不匹配”,让我走人……心里憋屈到不行。 专家建议:有的单位为了降低用人本钱,在业务特别繁忙的时候大量聘请低本钱的应届毕业生。等试用期一过,就以各种理由解聘。高校生在求职时确定要仔细阅读劳动合同,尤其是其中关于劳动酬劳、工作内容、合同期限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详情。 骗术 2 “储备经理” 成业务员 求职者口述:在网上我投了一家金融公司的“储备经理”职位,没多久就接到面试电话,面试了两次,被录用了。经过两周的培训后,我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把我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的,“储备经理”竟然成了卖保险的! 专家建议:一些单位在发布聘请信息时,常常对聘请职位的工作内容模糊化,以高职位的名义进行聘请,然后把求职者放到跑业务、拉客户的岗位上。在求职时确定要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详情。在面试时,求职者也要多加留心,免得上岗后发觉实际工作与预期有出入,使自己陷入逆境。 骗术 3 不交培训费 工资为零 求职者口述:接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去了之后,没有向我索要任何费用,让我留下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用。我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结果他们却说我专业学问缺乏必需参加公司内部培训,培训费 300 元。我不情愿,对方就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一个月工资也免谈。 专家建议:以录用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掉入此类陷阱。一般正规公司会向求职者说明试用期的工资状况,即使在试用期没有通过考核,求职者也会得到相应酬劳。另外,依据有关规定,聘请单位不得以聘请为由向求职者收取任何费用,如报名费、培训费等等其实是一些企业变相敛财的手段和方法。对于这类打着聘请旗号的收费需要警惕,切勿盲目交钱。 骗术 4 薪酬模糊 损失沉重 求职者口述:面试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