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博弈哲理故事 蜈蚣博弈哲理故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亲热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和我蜈蚣博弈哲理故事,希望有所关怀! 蜈蚣博弈很简洁,我举个实际运用的例子即可。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和孙刘联盟就是最典型的蜈蚣博弈。孙刘联盟的博弈背景如下: 公元 208 年,刘备和孙权联盟对抗曹操。联盟维持时间越长,对孙刘两家越有利。但是孙刘联盟必不能长期,其中有个争议问题,就是荆州。 孙权和刘备都可以选择直接撕破脸皮强占了荆州,这样会让联盟马上裂开;他们也可以选择搁置争议,让联盟维持下去。但是假如刘备在荆州经营越久,孙权就越没机会要回荆州。不妨假设假如双方始终合作,经过 20 年之后,孙权就永久要不回荆州了〔这个时间换成 30 年,40 年都不影响结论〕。 这时博弈者孙权想了,我在 20 年之后要不回荆州了,太亏了,那我干脆在第19 年的'时候撕破脸皮,直接抢了荆州算了。孙刘联盟维持 19 年足够战胜魏国了。 另一位博弈者刘备也想了,我感觉孙权这货在第 19 年的时候确定会撕破脸皮,那我何不先下手为强,在第 18 年的时候翻脸。18 年联盟时间足够战胜魏国了。 孙权又想了,我感觉刘备会在 18 年的时候确定会先下手为强,那我何不在第17 年直接撕破脸皮。17 年联盟时间足够战胜魏国了。 这样始终博弈下去。 直到孙权想了,我觉得孙刘联盟要解除曹操的威胁,需要最少维持 11 年。至少在 11 年前,刘备不敢和我翻脸。那 11 年一到,我马上翻脸让吕蒙夺了荆州吧。 刘备因为是博弈中优势的一方〔实际把握荆州〕,行动必定比孙权保守,觉得孙刘联盟最少需要维持十三四年,彻底拿下襄樊之后,才能解除老曹的威胁。于是确定在第 14 年翻脸。 由于孙权比较激进,所以最终先下手为强,在公元 219 年直取荆州。孙刘联盟裂开,两败俱伤。让还未大损元气的魏国捡了廉价。 事实上孙刘联盟最优决策是,两边一起先灭了最强的魏国,再一决雌雄。但是孙权不能接受这个支配,因为等灭掉魏国,荆州就拿不回来了,这样和刘备争霸胜算就很小了。于是就导致了蜈蚣博弈的出现。最终孙权只能冒险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破坏了孙刘联盟,抢了荆州。 蜈蚣博弈就是两个合之间先下手为强的博弈。在不赔本的状况下,先撕破脸皮的人占廉价。因为合作双方都特别着急抢先动手,所以在这种博弈中,只有两败俱伤这一种可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