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庸》读后感学习体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我是财务中心的仝炜,于 2024 年 3月份加入滨河集团,2024 年 6 月份加入讲师团《中庸》学习小组。 今日由我给大家分享我的学习体会,以及我在以往工作中的心路历程。现在大家都在学习《道德经》,分享学习的感悟,我自己感觉加入讲师团的时间太短,对《道德经》没有很深化的理解,所以我选择了跟大家分享我的《中庸》学习体会,讲的不到之处还请大家多包涵。 最初接触《中庸》是在每周四早课上观看视频,觉得里面讲的内容容易理解,能听的明白,后来在转正之后就加入《中庸》学习小组。通过写手抄稿、每日诵读、看译文,加深自己对《中庸》的理解,也让我能更恰当的对待工作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下面我就结合《中庸》第二章的内容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想转变。 《中庸》第二章原文: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违反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中,就是指合理、适当、协调、恰到好处、不走极端。庸,就是要坚持原则,尊重规律。 1 这里有一则小故事:有一只漂亮的海鸟,飞到战国时期鲁国京城的郊外,停在一棵树上。京城的人谁也没见过这种鸟,都以为是一种吉祥鸟。鲁国国王看到了,也兴奋得不得了。心想:“飞来了神鸟。这可是个好预兆,看来要有大富大贵降到我的头上。”他就叫人把那鸟逮住了。怎么喂养呢?鲁王又想:“神鸟可不能像一般的鸟那样,关在笼子里养着。我一定要让它的生活跟我的一样。否则,让神鸟怪罪下来可不得了。” 于是,好心的鲁王就吩咐仆人,把那只鸟供养在庙堂里。每天叫人吹乐打鼓给它听,献出最好的美酒请它喝,杀猪宰羊,把最肥最鲜的肉献给它吃。对鸟照顾得够好了,可是那只鸟却一点儿也不领鲁王的情,吓得惊慌失措,在庙堂的顶棚上,一会儿害怕得飞来飞去,一会儿恐惧地躲藏起来。什么美酒啊,肥肉啊,音乐啊,它根本不知道那是鲁王专门献给它的。 一天,两天,海鸟不吃也不喝。到第三天,那只海鸟就死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外表再漂亮的鸟.它的本质仍然是鸟,假如不遵循它的生存法则而将人类的意愿强加给它,最终只能导致它的死亡。而中庸的境界如同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一般,不会违反事物的原来面貌和自身规律。这样做才符合中庸之道,才是不会破坏大自然的无为之道.百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