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篇一: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从《费尔巴哈论》看恩格斯对费尔巴哈伦理观的批判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1886 年发表的《费尔巴哈论》,被称为恩格斯的?哲学遗嘱?,是恩格斯生前公开发表的唯一?非论战性?哲学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费尔巴哈,他批判了基督教和唯心主义,我们要感谢他矗立成又一个巨人,让后来者依肩膀而站立:但是他的唯物主义是不彻底的,我们也要擦亮眼睛,寻着恩格斯扬弃的视角将他读得更深。 通读全书,我再一次发觉了一个?爱的奇迹?的颂扬者。这一理想主义的预期,在各个领域不断被提起又几番被驳倒,不断被驳倒还重新被提起。而这一次,恩格斯秉着伦理道德的历史性和阶级性,为我拨清萦绕?‘爱’之道德?的迷雾。 《费尔巴哈论》概述 《费尔巴哈论》正文中,恩格斯花了四章的篇幅,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系统清算了他们从前的哲学信仰并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第一章是对黑格尔哲学的分析。他汲取并进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确定了辩证法的革命意义,同时扬弃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方法,由此引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消逝。 其次章和第三章分析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以及他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首先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指出:只有在回答 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时,哲学家依其回答才分成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大阵营,?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原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费尔巴哈让唯物主义重新登上了?王座?。恩格斯既高度确定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奉献,同时又指出了机械唯物主义未能克服的三方面局限 。正如费尔巴哈本人所说的:?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是全都的;但是往前进时就不全都了。? 恩格斯在第三章里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动身,试图赞美?新的爱的宗教的??最秀丽的篇章?。由于他否认了人的实践性,这是完全唯心的。费尔巴哈?作为一个哲学家,他也停留在半路上,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在第四章,恩格斯系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及其实现的革命变革,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对费尔巴哈伦理学的批判 费尔巴哈在伦理学上表达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生存的自然条件、人的心理特征和自然属性〔特别是两性关系〕是考察人的问题的基本动身点。?爱?是人的永久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