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 1000 字 5 篇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活动开始了,〔春节〕也叫过年,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1000 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欢迎阅读! 更多关于过年方面的相关内容推举↓↓↓ 过年的味道作文 600 字左右 春节过年都有哪些风俗 描写过年的优美句子 中国最全过年风俗 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作文 1000 字 1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乡的春节风俗,就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我的家乡有一句口头禅: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就是说,腊八饭一吃人们就迷了,只要是上街,见什么东西都往家里买。 我的家乡有一句民谣:“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腊月二十三祭灶,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 过了二十三,家家都必需大扫除一次,还要把鸡,肉,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分——这是因为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七关门,到正月初八才开张。 我的家乡还有一个民谚:“二十四,扫房子”。进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预备。 我的家乡还有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 我的家乡腊月二十七的风俗。“宰年鸡、赶大集。”家家户户,大街上全都喧闹了起来。 腊月二十八的民谣,“二十八,把面发”,“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我的家乡,每到春节前夕,一般的家庭都忙着制作糕饼等食品,既可当礼品,也可用来款待到访的亲友。年糕是一种象征吉利的春节必备佳品。因名称与“年高”谐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家家都要上坟去祖祭祖。这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年三十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重头戏是贴春联,在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我在一旁看看喧闹,有时还插嘴评论几句,这时爷爷会用一句“百无禁忌”赶走我。晚上全家人坐在桌子上吃一顿团聚饭,吃晚饭,春节晚会开始的时候,家家户户也都开始包水饺了,包完水饺,就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小孩子们都要等到晚上十二点时,领到了红包之后才肯睡觉。 大年初一,放过“开门炮仗”后,人们穿上秀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