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优秀作品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乡愁亲情、家风家教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和乡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优秀作品,期望对您有所关怀。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优秀作品 1 关于春节,心中有很多奇怪的童年时代的欢快的记忆:春联、福字、年画、吊钱、年糕、糖瓜、元宵、空竹、灯谜、花会、祭福、拜年、压岁钱、聚宝盆等等。每一片记忆,都象绚烂的珠宝,在内心深处闪耀,尤其是每逢春节的时候,过着眼前的节日,思绪中闪过以前的节日,交织成了秀丽的、无穷的节日的韵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杀个鸭;二十九帖门头儿;三十儿褪蹄儿;初一儿高欢快兴去做揖。〞每每吟唱着古老的民谣,春节的气氛总会浓郁起来,儿时奇怪欢快地过年情景总会毁灭在眼前: 每一个儿童的春节,都是一段最为欢快的时间。小时候的春节,有意思,无忧无虑的,傻傻糊糊的过春节,我小时候过年不宠爱穿新衣服,由于那不是一个崇尚享受的年月。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总觉得挺别扭的。但我对鞭炮却情有独衷,那时稍大点的鞭不敢放,只放那种红色的小鞭。贵重的 2 厘米长的鞭炮,舍不得整串的一次放完。买来鞭炮要先拆散,每次出门抓上一小把,然后一个一个的放。这样,每点一个,就都能带来一次心惊肉跳的快感。 还有纸灯笼,表弟们来了,老老少少的,晚上都住在一起,打地铺,打枕头仗,摸瞎子,站在哪的都有,尖叫,兴奋,多好啊,那时候,单纯,穷,但很欢快。很小的时候,家里面还没有电灯,平日里点一盏小油灯。春节了,也是点油灯,但与往日的油灯不同,是那种带有白玻璃灯罩的油灯,灯上有一个旋钮可以调整灯的亮度。记得每年的除夕下午,父亲都早早的把那盏等拿出来,灌满油,灯罩擦的锃明瓦亮。天一黑,就把灯点亮,调的灯火大大的,照的满屋通明。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晚这盏灯都亮起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这盏灯是最重要的春节的标志。 儿时过年的记忆永久都是欢快和奇怪的,在记忆中,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盼着吃饺子、磕头挣压岁钱;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放在了过年上。大人们平日竭力勤俭,过年时竭尽所能。尽量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过年是人间生活的顶峰,也是每个孩子一年一度绚烂的梦。尽管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月。春节来之际,购年货、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