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假设拓宽思路 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林四进 “假设法”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然后根据假设进行推算,对数量上出现的矛盾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的方法。“假设法”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重要解题策略。运用假设,可起到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的作用。 一.运用假设提高计算技巧 假设法不仅适用于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应用题,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育计算技巧也很有帮助,这体现了假设法应用的广泛性。实际上,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老师已经有机的渗透了假设法。 【例 1】6+5=? 思路一把 5 假设为 4 6+5=6+4+1=10+1=11 思路二把 6 假设为 5 6+5=5+5+1=10+1=11 在实际应用中,有的计算题,仅仅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运算定律、 凑十法、凑整法,是无法解决的,假如引用假设法,就很容易解决。 【例 2 】59 ÷5 59 假设 60 59 ×5=60÷5- ÷5=12- =11 二.运用假设增强空间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解决组合图形时,假如运用假设法,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定势思维,突破旧的解题模式和解题思路,建构新的解题理念,从解题困惑中解脱出来。 【例 3 】 如右图,圆的面积为 18.84 c㎡, 求正方形的面积。 假如把求正方形面积定势于边长×边长,学 生思维就难免走进死胡同。假如应用假设,问题 就不难解决了。 把正方形假设为四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如图),每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刚好是圆的半径 r,由此可推, 正方形面积=r×r÷2×4=2r2 即 r2=18.84÷3.14=6c㎡ 6×2=12 c㎡ 在解决立体图形问题时,假设也能给以较宽阔的想象空间。 【例 4 】 求如图零件的体积。(单位 厘米) 假设两个完全一样的这样的零件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圆柱。 即6÷2=3 ( 厘 米 ) 3.14×3²×(10+8)÷2254.34(平方厘米 )。 教学中能借助图解,当然能用课件进行演示就更形象直观了。 三. 运用假设培育推理能力 推理--是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推断(前提)推出新推断(结论)的过程,是小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它的基本流程是假设→推理→得出与已知矛盾的结论→修正假设→获解。 【例 5】学生甲乙丙丁其中一人为学校做了好事,学校为了表扬好人好事,校长找他们了解情况,甲说:是乙做的。乙说:是丁做的。丙说:不是我做的。丁说:乙说得不对。他们四人只有一人说真话。这件好事是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