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五个不等式 一、自助服务≠没有服务 超级市场实行顾客自助服务,但并不是没有服务。超级市场提供的服务有别于百货公司、专业商店。顾客逛百货公司和专业商店除购物外,还具有休闲的目的;而顾客逛超级市场则主要是购买以食品材料为中心的生活必需品。超级市场向顾客提供的服务包括: ①每一位服务人员应站在顾客的立场表现出发自内心的欢迎和谢意的姿态。 ②有足以让顾客感到兴奋的商品,有关这些商品的说明、分类、陈列清楚易懂,必要时还能提供商品的使用指南,如食谱。 ③有适当的配套服务设施,如停车场、小件物品寄存处、自动取款机等。 ④超级市场内的人员、商品、环境、设备、设施、建筑装潢等组合在一起,塑造出能让顾客感到愉快的气氛。 二、规模经营≠规模效益 对连锁超市来说,规模经营可以通过扩大卖场规模或增加网点数量等办法来实现,其目的是想以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但实际上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规模经营并不等于规模效益。其原因:一是经营规模的扩大与有限的需求容量存在矛盾,出现规模过剩,使投资回收期延长,经营风险提高;二是经营规模的扩大,往往会因管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一系列浪费,甚至会形成以权力为中心的官僚主义组织。 凭借经营者对未来的预测和有效的设计,可以避开或减少风险,以确保营业面积、占地、店铺形态等能在比投资回收期更长的时间内适应顾客的需求。零售业的战略决策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进行的。解决第二个问题得依*一套严密的管理系统,以激发优秀的工作表现,控制不良的工作行为。假如上述两个问题解决了,那么规模经营就能带来规模效益(指规模效益递增或规模效益不变两种情况)。两个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管理问题,战略决策是高层管理问题,管理系统是日常管理问题。因此,实现规模效益的关键是管理。 三、法律规范管理≠有效管理 法律规范管理属于标准化管理的范畴。根据中国人的用词习惯,标准化偏重于定量管理,而法律规范化侧重于定性管理,两者共同的要求是:① 要做的就要写到,即形成可执行的管理文件;②写到的就要做到,即严格按管理文件来执行;③做到的要有效,即执行活动要达到预定的目标。 法律规范管理虽然比传统的凭个人经验管理前进了一大步,但仍存在四个基本的潜在问题: 首先是习惯了传统的放任管理方式的人对标准化(法律规范化)的抵触,他们认为:“在多样化的时代里,实行标准化是行不通的”,“推行标准化使个性和制造性受到压抑”;其次,由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