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师先进事迹 退休老师先进事迹 有这样一位耄耋老人,瘦瘦小小,1000 度近视,穿一件对襟布衫,敞着领口,趿拉着一双木屐,头发像他最喜爱的鲁迅先生那样怒竖着。他一生心无旁骛,他生活极其简朴,三室一厅对这个独身的老人也许大了些,他用 20 个两米高一米宽的大书柜填满了整个空间,他在每个书柜上,都写下一条“书约”:“式天图书,恕不外借。窗前树下,任君驰骋。” 他就是:黄奎章老先生。 黄老今年 88 岁,1925 年出生,广东和平县人。五十年代初,曾在广州市教育局做过两年督导,后“发配”到小学任教,辗转“流放”到远郊黄埔的横沙小学。1954 年,横沙小学“戴帽”办初中,他是初中部负责人,几年后初中部搬迁出来,挂牌为“横沙中学”,后易名为“黄埔港中学”,六十年代成为“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黄奎章就成了八十六中学成立至今的见证者。世易时移,如今的市 86 中学已进展壮大成“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学校拥有宽敞的校园,先进的装备,三百多老师,近五千学子。而黄奎章一直住在校园里,目睹了学校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是学校进展变迁的见证人和校史掌故的“活字典”。 学生走近黄老先生,从他的式天斋起。黄老说:式天斋启蒙自学(教育)是从珠江小学和港湾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开始的。他们看喜爱看的书,写喜爱写的作文,是启蒙教育,是自学的基础。没有章程,没有教材,没有分数,自由、生动、活泼的氛围,完全靠自己去学。八四、八五年,这些小学生先后上了八十六中初中,而与他们相识的同伴也跟着进来读书学习。八五年开始,不论学校、学历和地区,均以初中入学为准编组,成为这个年级自读写小组成员。个人自学是没有时间表的,课前课后,上学前、放学后,爱惜时间,善钻空子,只要有可坐、可读的位置,什么时间都可以。 自 1983 年退休离开三尺讲台以来,黄老先生始终怀揣“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一边陶醉于自己个人的读书钻研,一边在家里为孩子们办起了书斋,三十年来义务辅导的学生不计其数,小小的居室藏书 18000 多册,成为孩子们遨游书海、静心学习的宽阔天地。 不仅如此,黄奎章老先生还常常主动找 86 中校长、老师们探讨教育的现状和进展,不厌其烦地把自己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教育报》等报纸杂志上摘下的文章复印、分发给大家,分享教育的心得感悟。他认为学习、读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希望 86 中的老师、学生、校友们都要善于读书、善于思考,做一名“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