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氯:小于 L;☆硬度:小于;☆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应不得超过 100CFU/ml;☆在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 1EU/ml;在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上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得超过 5EU/ml;☆消毒剂残余量检测:过氧乙酸<1ppm(1ug/L);☆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用水质监测:(1)透析用水每月进行 1 次细菌培育,在水进入血液透析机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 100cfu/ml;(2)透析用水每三个月进行 1 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育,内毒素不能超过 ml;(3)透析液每月进行 1 次细菌培育,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 100cfu/ml;(4)透析液每三个月进行 1 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育,内毒素不能超过 ml;(5)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至少每年测定一次;(6)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 1 次。☆抗凝剂的使用:低分子肝素:一般 60~80U/kg iv 无需追加剂量 ;CRRT 可每 4~6h 给予 30~40U/kg iv ;普通肝素:HD、HDF、HF: 首剂~kg 追加 5~10mg/h;血液灌流、血浆吸附/置换 :首剂~kg 追加 10~20mg/h;CRRT:前稀释 首剂 15~20mg 追加 5~10mg/h; 后稀释 首剂 20~30mg 追加 8~15mg/h;无抗凝剂:血液净化前 4mg/dl 的肝素生理盐水 预冲、保留 20 分钟;☆透析环境要求:要求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III类环境要求的区域(透析室、治疗室、配液室、水处理室、复用室、库房等)必须符合要求,要求每日有效的空气消毒一次,每季度空气培育细菌数<500cfu/m³(或≤4cfu/5min.直径 9 厘米平皿);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床单、枕套、被套、污物桶等用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更换,单元配置比例应达到 1:4;☆医务人员的手细菌培育≤10cfu/cm²;☆每个治疗单元间距≥,面积≥㎡,能满足医疗救治及感染控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