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农村教育资源把阳光注入心理,提升农村老师素养桂林市琴潭实验学校 秦彦玲 关键词:老师心理健康心理负担教育资源共享师德业务素养 内容梗概:在全社会已普遍关注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更应从多方面关爱老师的心理健康:社会的理解的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国家社会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奖优罚劣树师德、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营造老师学习的良好氛围,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成功机会,建立自信心与自豪感,老师提高业务水平。 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日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甚至不理解的家长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老师实在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长期以来,人们无比慷慨地赠送老师各种桂冠,一味地把老师神化视为不食人间烟火,对老师的品行要求越来越高,却越来越忘却老师做为自然人、社会人固有的需求,也忽视了对老师队伍特别是农村老师队伍的不断建设。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学校老师队伍建设明显滞后,制约着农村学校教育事业的进展,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瓶颈。笔者现就农村老师队伍建设中有关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在农村老师队伍中注入一缕阳光,希对农村学校建设有所裨益。 一、 关注老师心理健康 在全社会已普遍关注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我们不妨试问:老师的心理健康得到应有的重视了吗? (一)社会的理解的支持: 全社会要树立 尊师重教 、 科教兴国 的良好气氛,为老师营造一个维护老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气氛,制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老师的社会地位,尊重老师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气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负担与心理负荷。学生要减负,老师更要减负,他们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慰藉。 经济地位直接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虽然政府这几年下了大力气改善老师的待遇,但真正能起到作用的,只是在一些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在一些农村,老师仍然只是挣扎在贫困线上,养家糊口的艰难又从另一个方面加重了老师的心理负担。 作为政府领导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应启动 老师心理健康工程 ,有条件的地区应成立 老师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 老师继续教育工程 。 (二)学校领导的重视。 学校是老师最常常、最重要、最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