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找底的 7 个误区 大多钓友都能体会找底的重要性,但要做到“精确找底”却并不易,更是会出现一些非常影响作钓的问题,下面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收集关于钓鱼找底的 7 个误区,欢迎借鉴参考。 “精确找底”是我们进行作钓时底钓浮漂能够真实反应鱼儿水下咬钩情况的首要前提,更是我们能够通过鱼漂动作把握扬竿最佳时机的重要保障。只有“精确找底”,才能让钓组系统有效运行,才能正确有效地运用调目和钓目之间的关系,否则浮漂的灵、钝将无从判别,也将导致我们无法欢乐垂钓。 一、调几钓几,就是没到底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大棚或水很稳的池子里,用的钩很小,饵很轻。当出现很乱的口时我们上推漂,发现推了一大块了,还是那目。遇到这事很多人会晕。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水面的张力在和你开玩笑呢!张力是什么东西先不去过多地解释了,这里说一下简单的处理方法:首先要洗漂尾,就是拿一点你的钓饵,在漂尾上反复擦几遍。这样可以提高尾与水的“亲和”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张力的作用。其次,在漂稳定后略微压一下,这时假如没有回到你的调目,那么就知道钩饵可能还没到底。这样操作,假如达到你的调目,至少可以认为你的上钩已经到底了。 为什么只是可以认为是上钩到底了呢?下面就是答案。 二、调几钓几,上钩不一定到底 这种情况在用 3 号以上的钩子找底垂钓时,多有发生这样的事。大家在垂钓时,总是在把漂推过调目后才感到口相对实些,这是因为你的钩的重量比你的饵重才造成的,尤其在用拉饵时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具体的处理方法就会用到前面调漂过程中,去掉钩看漂目变化的作用了。 去掉钩后多出来的目数是两钩的承重,那么一半就是一个钩的重量,我们正常拉上一个饵,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饵是不是比够重了,甚至细心点连差多少都可以看的到。那么你在漂调目以下露出一个钩的重量减去一个饵的重量后的长度,这时你的上钩就是轻触底了。这部分说起来复杂其实操作很简单的,有时自己用熟悉的钩、漂、饵,这部分都是可以省略的了。 三、调几也钓几,钩陷淤泥里 这是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在陈年老塘,或没清理过池子里,都会有淤泥、浆泥。开始可以看到鱼星四起,就是没口,后来会出现很夸张的口。垂钓时间长了还会发现水变得深了。这都是由于饵陷入泥层,与找不到饵,在窝里乱穿造成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钓底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有时由于饵过重,即使是调 5 钓2,也一样是这样的情况。那么遇到这样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