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科技经济导刊2017.35期改革叠加运行情况下基层检察官思想状况调研报告滕英杰(门头沟区人民检察院北京102300)为贯彻落实北京市检察机关司法改革推进会会议精神,进一步研究分析司法改革背景下检察队伍思想状况,准确把握检察官的思想状况,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个别谈话等方式,进行调查摸底。通过前期的调研,再结合检察官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现对基层检察官队伍的思想动态进行了分析。1基层检察官思想状况展示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深入,职业化、专业化给每个检察官都带来了挑战,但积极向上的思想还是占主流。我院检察官队伍政治上比较成熟,思想稳定,有全局观和集体荣誉感;爱岗敬业、遵规守纪,是我院工作的骨干和中流砥柱。真正体现了改革的成果,实现了改革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职业荣誉感增强。首先,检察官的权力变大了。司法改革设定的“办案者定案、定案者负责”模式,让每位检察官都可以专注于办案,而改革中的“放权”亦让检察官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有了更多的决定权,普通案件不再需要三级请示汇报便可直接作出决定,检察官成了名副其实的“决断者”。其次,检察官的待遇提高了。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检察官的工资较司法改革前提升了两个档次,普通检察官一年收入能达到20万元左右,充分提高了检察官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缓解了检察官的生活压力和后顾之忧。再次,检察官的社会认同感提升了。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员额检察官的信赖程度逐步增加,队伍中绝大多数干警亦努力向入额靠近,检察官的身份认同感逐渐提升,这成为了检察官无形的精神激励。在增强检察官的职业荣誉感和尊荣感,又保证了检察官履职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改革的成果,实现了改革的效果二是责任感增强。首先,对司法责任制的认识提高了。司法改革最大限度地突出了检察官的办案主体地位,但在独立决策同时责任要求也增强了。司法责任制从制度层面筑起了一道防火墙和紧箍咒,倒逼员额检察官对案件质量负责。事实证明,当权力被完全交到检察官手中时,都表现出了有别于以往的谨慎与认真。对案件终身负责制的意识已经深入员额检察官的内心,能够时刻做到自省自警。其次,工作压力倒逼严谨度提升。检察官从办事员的身份变为决策者,加上终身追责制度,检察官的压力不断增大。为保证案件质量,检察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更加严谨审慎,作出决定时意识反复思量,保证决定的权威性和准确性。第三,对改革的认识逐渐深入。在研究制定检察官权限清单、履职清单的时候,各检察官都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参与感。在制定完成后,检察官们对各项清单内容都认真学习、了然于胸,并将清单内容作为检察官工作中的重要指引。三是竞争意识增强。首先,检察官管理考核更加严格。司法改革之后,司法改革后,我院全面修订了各项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出了一套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检察官业绩考评办法。今年,我院结合市院下发的检察官考评规定对2016年考核进行修正完善,进一步细化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检察官考核体系,实现更加客观的评判。其次,实现检察官办案业绩一表全览。2016年底,我院汇总了检察官办案业绩一览表,实现同部门间办案周期、退补率等指标的可视化分析。同时,在办案数量、质量、效率等方面实现对检察官的横向比较。第三,实行检察官年底述职制度。所有检察官均上台进行业绩及管理两个方面的述职,并由院党组和全院干警对检察官工作进行考评打分。经过上述方式,检察官竞争意识明显增强,2016年,我院公诉部门平均办案周期缩短7天,延长办案期限的比例明显下降,年底结案率达100%,跃居全市首位。四是学习意识增强。“能力恐慌”倒逼检察官强化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加强自我学习。首先,对专业素能的要求提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要求检察官具备较高标准的专业水平和办案能力,这让检察官的忧患意识明显增强,迫使检察官们自觉自愿的提升办案能力。特别是检察监督部门检察官更是逐步拓宽自身知识领域,掌握食药安全、环境保护、金融证券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强化执法办案本领。其次,提升管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