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策略周志祥,王征0 引言近 20 年来直肠癌的诊治取得了长足进展,外科治疗仍然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治愈肿瘤、延长患者生存期和保留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贯穿直肠癌外科治疗历史的两条主线。随着学术界对直肠解剖、直肠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淋巴转移规律认识的深化、术前高科技产品精确判断、手术技巧和方法的改进,以及外科器械设备的发展,直肠癌的外科治疗也有了突破性进步。首先,从传统的根治肿瘤、挽救生命的最终目标,转变为力求兼顾彻底消除肿瘤和保存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其次,随着上述的转变,手术方式和技术亦发生较大变化。例如: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腹腔镜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广。根据患者的肿瘤状况及个体特点,全面评价、综合分析、结合术者的临床实践经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达到直肠癌最佳手术效果的关键。由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存在保持消化道完整性的需要,故其手术方式的选择策略是本文介绍的重点。1 全直肠系膜切除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是当代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标准原则。1982 年 Heald 提出 TME,经过近 30 年的临床实践证明,TME 已经成为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金标准。按照传统根治手术的操作要求,切除包括肿瘤在内的一定长度的近远端肠段及其系膜和引流淋巴结,以及受侵的邻近组织和脏器,并不能降低直肠癌术后的局部复发率。Heald 认为以往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主要原因在于“有适当的直肠系膜切除”,导致直肠系膜内残留癌细胞,术后癌细胞的扩散、种植导致局部复发。而全直肠系膜能够彻底切除直肠癌,将局部复发率降低到最低限度。直肠癌中大约 65%~80%病例存在直肠周围的局部病变,包括直肠周围直接浸润和肠周淋巴结转移或直肠血管周围淋巴结转移,所有这些局部病变均在盆腔脏层筋膜范围之内。TME 的手术特点是锐性分离盆腔脏层和壁层之间的间隙,直达肛提肌水平。将脏层筋膜和其包绕的直肠周围脂肪、血管和淋巴管全部切除。TME 能够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Heald 等对 12 年内施行 TME 手术的 152例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依照 TME 原则施行根治术术后的局部复发率仅为 4%,远低于传统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1998 年 Heald 等又对其所在医院 1978—1997 年间进行的直肠癌手术进行评估,其中低位前切除术 465 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37 例,Hartmann 术 10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