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集读后感 800 字 在这本《阿城精选集》中,我最宠爱的一篇就是《树王》。 这篇《树王》讲解并描述了农村里一个与大自然相依为命,试图千方百计疼惜树王的肖疙瘩,在无法营救即将被砍的"树王'时因病而死。整个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学问分子下乡,整个社会动乱担忧,宣扬着破四旧,而文中的这棵被误会成树王的树,同样被人们认为是封建迷信,不知有多少岁的老树就这么被毁于一旦。 这也不免让人思考,这"树王'真的应当砍掉吗?其实是不应当的,在文章的最终,其实也并没有写到知青们将树砍伐后到底用来做了什么,但在最终知青们在山上放火将一只麂子活活烧死,照旧让人觉得触目惊心。知青们以为砍掉了大树就可以破除迷信,沾沾自喜的认为自己干了件大好事,其实不然,他们最终破坏的是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在书中表达的不仅仅是呼吁人们疼惜自然,还有文革带来的思想的禁锢,文革时期的人们一味的追捧着最高领导人,却不曾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善是恶,下乡的知青们对上级的指令绝〔作文https://.ZuoWEn8.Com/〕对听从,城里的红卫兵将古迹文物、学问分子的性命毫不留情的摧毁,甚至得意洋洋的去向领导汇报自己的"荣耀战绩',这无不令人心寒。 文中的那棵树王是树王肖疙瘩心灵的寄予,在全部人喊着"毛主席万岁'时唯一的寄予。他千方百计地阻挡别人砍树王,甚至拿自己的生命作威逼,但最终没挽救住那棵大树。用肖疙瘩的话说,要留住这棵树,证明老天爷干过的事。可已经被洗脑了的知青们会听吗?不会的,倾尽全力只为救下树的肖疙瘩,最终也只能看着知青们在砍倒的树桩上写下"我们是将来'。肖疙瘩经过几天变苍老了很多,最终竟然一病不起,直至死去。可能只有文中在最终,人们听从他的遗嘱,将他葬在巨树地下,与他心爱的树长眠共栖,对于肖疙瘩来说,这可能是那时最好的结局。 虽然这篇《树王》没有过多的人物没有什么特别华丽的句子,但对于肖疙瘩等不被现实的泥石流所沉没,坚持自我的人,值得敬重。文中所写的不仅仅是文革,更我们所处的如今,但如何转变结局,这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