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小作坊现状调研报告 食品小作坊现状调研报告 一、食品小作坊产生的原因 食品小作坊存在有着特别的意义,它既位下岗职工和农民工提供了谋生的主要渠道,又为广阔市民提供了价格便宜的特色食品,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承载着独特的传统工艺,有的甚至有传承数百年的历史,她的独特口味赢得广阔市民的青睐,如我市的馕、酸奶、面食制品(曲曲、混沌)、豆腐制品、淀粉制品(米粉、凉皮)、各种炒货等,另外我区为棉花种植区,生产加工食用棉籽油占据一定的市场,它的产生和存在有着一定的必定性和合理性。 二、食品小作坊基本情况 我市发证的食品小作坊共有 79 家,其中生产加工食用植物油66 家,主要分布在西城片区,豆制品 3 家,血豆腐 1 家,淀粉制品粉条 2 家凉皮 1 家,主要分布在城乡结合部,糕点 2 家,谷物类制成品、油炸类、生湿米米制品、酱卤肉类各 1 家; 未发证的食品小作坊大多以家庭小作坊的形式存在共有 500 多家,其中加工制作馕的小作坊将近 400 家,主要分布在街头巷尾、居民小区、乡镇大队、农贸市场等场所,食用植物油加工小作坊 30余家,主要分布在实验林场 8 队、城乡结合部、乡镇(村),一般实行租用门面,前店后厂,现做现卖,面食制品(曲曲、混沌、生湿面条、饺子皮)加工小作坊 50 家左右,分布在城乡各个角落,其余的加工酸奶、馍馍、各种炒货(瓜子)20 家左右。 我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基本上以家庭小作坊(食杂店)及季节性加工为主要存在,这些小作坊满足了当地生产生活需要,吸收消化农副(畜养)产品,就地转化富余劳动力,另一方面对传统的生产工艺也有保留作用,最主要的是增加农民年收入,解决农民就业。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小作坊存在数量多、分布广、生产条件简陋、食品安全隐患大、监管难以到位的状况。一是从生产原料来看,大部分食品小作坊没有专门的储存间,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索票索证不到位,食品添加剂使用不法律规范。二是从生产环境看,加工场地面积小,生产设备简陋,周边环境卫生脏乱差,生产生活没有分离,没有管理制度。三是从生产过程来看,绝大多数不知道运用产品标准,也不知道产品标准是什么,存在粗制乱糙,也达不到卫生标准,产品没有定性包装和商品标识,厂名、厂址、保质期、生产日期等与质量有关的内容不全。四是从从业人员素养来看,基本上都是农民或下岗工人,文化程度低,质量意识差,安全意识不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