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扶贫故事纪实文章五篇 【篇一】 **年 6 月,**在**市委的号召下,被派驻到**嘎查担任驻村工作队长。他在《驻村日记》中写道:咬定**不放松,不拔穷根不罢休。从到任的那一天起,**就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把农牧民特别是贫困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成为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加强民族**,提高工作水平 **嘎查分为牧业组和以种植为主的东组、西组,也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为此,民族**十分重要。**年,农牧民国家级**贫困户**,妻子敖腾花,他们唯一的女儿王佳丽罹患白血病,在看病期间,花掉了巨额医疗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及时召开了有关会议讨论对策,经过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大家形成方案,一是将情况汇报苏木政府,请求帮助;二是将**家的情况上报旗民政局、扶贫办、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以及孩子所在学校、教育局等单位寻求广泛帮助;三是撰写“伸援手、献爱心”倡议书,面对社会、特别是本嘎查、本苏木开展募捐活动。仅本嘎查 120 户 420 人募捐资金达 3 万元,为这个贫困家庭送去了温暖。几年来,**帮助**一家进展畜牧业,购置了基础母羊 99 只,种公羊 1 只,骆驼 5 峰,为**一家盖起来了 48 平方米的新房;今年还购置了价值十万元的皮卡车,成为了贫困户致富的带头人。 **贫困户张秀花,左手残疾,儿子富泉身患“甲亢”没有劳动能力,丈夫巴特尔去世欠下“一屁股”债务,可谓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典型的深度贫困户。**在驻村后,深化调研摸底后发现,张秀花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特别是有强烈的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的愿望。于是,**把她作为了重点扶持对象,根据一户一策的原则,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脱贫方案。经过几年的同心协力,首先在祖产地基上盖起 48 平方米明亮的新房;帮助她享受了扶贫贴息贷款 5 万元,用于进展生产;划拨了 60 只基础母羊和种公羊进展养殖;协调有关部门投入 5 万元打井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如今张秀花正在在致富的道路上奔走。 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民 为人民服务是**牢记的宗旨,心系贫困户是**遵循的准则。国家级贫困户**,5 口人,女儿**于**年应届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满洲里学院,全家人兴奋的同时,也为学费发愁,四处借钱筹措学费。**掌握情况后,立即帮助**一家落实国家扶贫有关政策,及时发放助学资金,等到入学报到时,**手中已经拿到 41000 元现金,解除了**一家的后顾之忧。 **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