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五篇合集 2024 精选高校辅导员培训心得体会 (一) 一、对辅导员角色定位的认识 在没有培训之前,我简单的认为辅导员只是一个学生管理中的辅助角色,从事的工作仅仅是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督促学生学习、协助解决他们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等一些琐事。通过培训学习和与其他辅导员的沟通我才真正意识到,辅导员不仅是学生日常行为上的管理者、更是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大都是 90 后左右的青年,独身子女的优越感尤为突出,这让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认为,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在培育他们成才的同时教育他们成人,应把“博学、仁爱、善思、笃行”的精神,融入到学生日常工作中从思想、生活和成长中去关怀他们,当好学生思想教育的“指挥员”、生活的“管理员”、健康成长的 “引路人”。 二、对辅导员专业素养的认识 辅导员教育、管理、服务的对象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一方面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另一方面又团体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挑战,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成为学生可亲、可信、可敬的教职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1.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过硬的政治素养是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的首要条件,高尚品德的示范者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典范,只有辅导员自身具备了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感染学生,起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2.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随着知识、信息传播迅速的加快,学生的知识面和猎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这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挑战。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学生工作的内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开空洞说教,增强说服力。 3.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优秀的辅导员应当是善于总结和思考的。不能仅仅依靠经验的积累和自己的见解来开展工作,要边学习、边讨论、边实践,丰富创新方法将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增强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猎取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 4.具有健康积极的工作心态。辅导员工作琐碎,面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工作中难免会有不愉快、不顺心的事情发生。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就要胸怀宽广,善于自我调节缓解压力,面对学生发生的各种情况能以平静的心态去对待,用豁达的心胸包容学生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微笑做好学生工作。 参考 高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