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反思 黄河是怎样转变的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说明文略读课文,从叙写的内容上看,文字浅显,易懂,但是黄河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是特别生疏的,从没有亲眼观看过黄河那雄伟的气概,也从没有亲耳听到过那波涛澎湃的浪涛声,只有从电视或课本中了解一点点有关黄河的史料。基于此,在教学中老师不但要让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学生愿学、乐学的素材,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唤起他们爱惜大自然、爱惜母亲河的爱心。 课初,我让学生阅读提示的内容,看看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关怀。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两个问题: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转变,引起这些转变的缘由是什么。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那就是“转变”:转变前是什么样的?转变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而转变?带着这三个问题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转变前被称作是“摇篮”,转变后是祸河,引起转变的最重要的缘由就是泥沙地大量流失。课文理解到这已经很好了,但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目字,请同学们关注到这些数目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读书,学生觉察: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 年间竟决口 1500 多次,改道 26 次,真是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假如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 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 3-4 米,有的甚至高出 10 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 4000 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 550 万亩。这一系列的数字说明:治理黄河势在必行。在讲“治理措施”时,我重点补充了森林的作用及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带的作用,使学生加深了对植树造林的重要性的认识,还让学生说说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黄河的现状,知道爱惜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加到“爱惜母亲河的`行动”中来,献计献策,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最终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让学生自由畅谈,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就在自己身边,要从自己做起,真正提高环保意识。 引领学生走进《黄河是怎样转变的》后,我觉得整堂课中有两方面做得比较好: 1、语文味较浓。我在教学黄河转变时,引领学生观看大量真实的图片,挖掘文中重点词句展示。教学转变缘由时,我让学生理清各个小缘由之间的关系,训练了学生的规律思维与语言表达。 2、关注学生能力的培育。在“行动起来,挽救黄河”说说看,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