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空山新雨后, . (王维《山居秋暝》)2. ,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3。青山绿水, . (白朴《天净沙·秋》)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孟论学》)5。月上柳梢头, 。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 居士。(2分)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小石潭记(节选)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 ,潭中游鱼的特点是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旧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注释】①直:同“值”,当值,值勤.②蝟:今作“猬”,刺猬。③已:语气词。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而极爱才( ) (2)嘱易新帽过年( )12。下列对画线部分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A。当时已是年终岁末,(我)正缺钱 B。当时(我)已风烛残年,还正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