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1、基本概念经济学:用来讨论如何配置社会的稀缺资源,讨论个人、家庭和社会如何进行决策,以使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使用。 P3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时所放弃的价值最大的东西。 P3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它表明在一定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条件下,社会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 P32、思考题①、宏观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什么?②、经济学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③、经济学的基本讨论方法有哪些?宏观和微观经济学在讨论方法上有什么区别?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基本概念供给:指在一定时期内(如一月或一年)在某一市场上与每一销售价格相对应,生产者同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数量。 P24供给量:是生产者在某一既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计划出售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指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根据某一份价格同意并且能够够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P20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所希望能够购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 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其市场供给相同时的价格,或者说,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其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P28弹性: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反应的程度,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变动的比率之比,即弹性系数来表示。2、思考题①、需求规律?供给规律?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的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供给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般而论,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同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同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即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这一规律被称为供给规律。②、影响供求的因素有哪些?答:a。商品本身的价格 b。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c。 生产要素的价格d。 其他商品的价格 e。 对未来的预期③、影响弹性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品越多,价格弹性越大)二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多,弹性越大)三商品对消费者生活得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四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大,弹性大)五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时间越长,弹性越大)④、举例说明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答:例如“薄利多销”就是富有弹性类商品,价格下降会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