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易班”建设方案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数字化的生存方式.网络社区作为大学生沟通沟通的重要平台,既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课题,也给高校积极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疏导提供了新手段、拓展了新空间。“易班——上海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是上海教育系统有关方面根据形势需要积极发挥自身潜能着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育人平台。为不断加强和改进上海师范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满足当代学子的群体需求,拓宽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模式,上海师范大学积极申报成为上海市“易班”建设第三批试点高校.一、试点建设目标上海师范大学拟通过成为“易班"建设第三批试点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整合育人渠道,打通校园 BBS 和易班的功能对接,大力建设辅导员思政博客,不仅要把大学生吸引到校园网络上,而且成为了解学生动态的窗口、辅导员工作的平台、引导学生思想的抓手,使网上网下思政工作在互动中更加有效。1.宣传推广“易班",使其成为我校学生上网的首选社区。在试点(即 2010 年 11 月 1 日至 2024 年 6 月底)阶段,上海师范大学将努力在全校学生中推广“易班”,并针对学生不同的年级和需求,有侧重点地建设使用“易班",为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服务,为老师的教书育人服务。尤其是在 2024 级 5000 多名新生中推广普及使用“易班",用好“易班”,借此提高学生工作日常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全方位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环境,提高学校网络思政育人的工作水平和效果.2.实现校园 BBS 与“易班”的无缝对接,全方位推动网络思政育人工作。通过“易班"与校园 BBS 网络平台的对接打通,有效增强实现“双粘性”功效。我校辅导员与学生可以实现“一文多享,双网共享",既力足本校增强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分享“易班”的全市沟通与信息平台。通过开设辅导员等思政博客要向大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化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化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法律规范为基础,深化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进展为目标,深化进行素养教育.要做好“易班”的维护与更新,开辟专栏及时就一些重要时事和热点问题给予关注、释疑解惑。3.加强网络思政创新工作,探究“易班”校园应用新功能。通过“易班"与校园 BBS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