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组织行为学考试提纲 一、名词解释:1.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是讨论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讨论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的讨论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讨论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预测、引导、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2、组织 组织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的系统自那个安排。任何一个组织的存在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组织是人组成的集体(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3、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待外界对象(包括人、事和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种成分所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人的态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 态度是后天学习获得的.2. 态度必须指向特定的对象。3。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4。 态度的协调性或不一致性。5。 态度的持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6。 态度的核心成分是价值观。 态度转变的几种方法:1. 活动参加法 2。 增多接触 3. 扮演某个角色的方法 4。 团体影响法 5。 劝说宣传法4、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是个体在群体压力的驱使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实行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5、群体法律规范 是群体内部成员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存在于成员意识之中,对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约束和制约的作用. 群体法律规范的功能:(1)支柱:帮助群体生存 (2)评价标准:使得从成员 的行为简化和易于预测 (3)动力:群体法律规范常以群体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4)矫正功能6、群体压力 是指已经形成的群体法律规范,对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约束力,迫使个人顺从和遵守群体法律规范。 群体压力发生作用的方式(1)理智协商(2)怀柔政策(3)心理攻势(4)心理隔离 群体压力的作用(1)有助于统一群体成员的思想和行为,有助于完成共同的活动任务(2)有助于群体的维系(3)可以增强群体成员的安全感7、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的含义-是指那些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群体,它不是组织正式组建的,而是自然的或自发的形成的,其成员具有共同的思想认识、兴趣爱好或利益需要,依靠成员间密切的情感而维系的群体. 成因:(1)成员有类似的社会背景和经历.(2)成员有相同的血缘或地缘关系。(3)成员有共同的兴趣爱好。(4)成员在某些认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