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i:云计算为 GIS 带来新机遇 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在一次云计算峰会时表示,中国 GIS 需要“云”、需要“计算”,但目前不适合“云计算”.对于此种观点,Esri 公司副总裁蔡晓兵表示,景贵飞强调此观点并不是因为云计算本身不合适,而是要强调我们应该明白云计算之对于地理信息应用和服务而言仍旧是工具,提醒大家不可舍本逐末. Esri 是全球第一家真正支持云架构 GIS 平台产品的厂商,蔡晓兵在接受采访时向本刊记者阐述了他所理解的云、计算、云计算,这三个不同概念。 “云”是指基础设施环境,即“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这是一些IT 厂商,如亚马逊、IBM,以及一些电信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这些企业正在或已经搭建的环境,并以此为基础提供相应的计算资源弹性租赁服务。这是“云”模式的基础,没有这个层面的环境,架构在它之上的平台、软件和内容的服务(即 PaaS、SaaS 和CaaS)就无从谈起,无法生根;“计算”是任何信息技术的核心和实质,没有“计算”,什么模式都是空壳。因此,云计算对 GIS 而言,这种基础环境和服务模式都是不可或缺的。 蔡晓兵认为,我们关注“云”的模式,是关注在特定的虚拟化技术支撑的模式下,怎么更好地去发挥计算的作用,让信息为我们带来真正的价值。因此,“云计算”针对 GIS而言,我们要考虑的是 GIS 在这种新的模式和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如何解决我们长期面临的信息孤岛的问题,如何解决重复建设投资的问题,如何解决大众化应用对超大规模并发访问给 GIS 平台架构带来的严峻挑战等.而当我们谈“云计算”,或“云 GIS”,实际上是在谈 GIS 的平台、软件和地理空间信息内容如何能够方便、高效地部署到“云”基础设施之上,能够以弹性的、按需猎取的方式提供最广泛的基于 WEB 的服务。GIS 厂商应该 关注的是要在“云端”实现哪些服务,以及如何在架构上实现变革以适应和满足云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云计算 GIS 将提供一种稳定、高效、低成本而又环保的支撑架构,使 GIS 彻底突破既有的“专业圈子",将空间信息的服务和增值带给大众,带给以往没有实力自己从头到尾搭建自己的 GIS 应用平台的中小企业乃至于个体经营者,从而实现 GIS 自身的革命性突破,极大地扩张其市场规模。 蔡晓兵介绍,Esri 已推出了支持云架构的 GIS 平台产品 ArcGIS 10,实现了协同 GIS、一体化 GIS、三维 GIS、时空 GIS 和云 GIS 这五大飞跃。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