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建设的建议 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在教育信息化硬件的基础之上建立服务于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的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搭建教学管理的公共平台,方便对各级各区的教育信息进行汇总与管理。职业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教育教学基础数据交换系统 (一)建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包括学生入学、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升级、留级、毕业、综合素养评价、学业考试、奖励、处分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市范围内学生学籍信息的共享,全面掌控学生的流动情况,实现对学生教育的有效监管。通过学籍电子化管理,逐步实现与招生、学贷、就业等多部门之间的信息衔接,实现数据共享和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工作目标.在学生学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中、高职教育招生信息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学生就业管理等子系统,实现对招生、在校生、就业和贫困学生资助等各种相关信息的实时动态录入、查询、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实现全市中、高职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的全程电子化管理,更加方便于中、高职的衔接. (二)建立中、高职院校的老师管理系统.建立覆盖中、高职院校的教职工和老师基本信息数据库及其分级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各类教职工和专家库的建设,老师资格认证、评奖与奖励、特别人才管理等,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二、教学监管信息系统 (一)建立中、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监管系统.运用各种方式对各中、高职学校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对学生培育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管理,抓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及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抓好各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实施全面培育,确保各院校整体培育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资助监管系统.统筹管理资助资金的筹款和分配,监管相关机构以及学生的申请、审批、拨付、使用和贷款项目的还款情况,监管受资助学生的信用情况. (三)建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数据系统。监测、分析和评价各级各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不断改进中、高职学校的体质教育工作。 (四)建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监管系统。改变相对松散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建立注重过程控制的顶岗实习监管系统,实现不同阶段顶岗实习的衔接,全面提高中、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三、教学服务信息系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