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与我同行”主题班会实录【指导思想】通过活动,教会学生明辨是非、明礼诚信,使同学们知道诚信是人生路上一个永远的道德标准,做一个诚信的人,让人生与诚信同行。【教育背景】 近年来,公民诚信意识滑坡,青少年诚信观念淡漠,道德教育有待加强。【准备过程】1、 由班主任布置开展此次班会的任务. 2.、由班长组织召开班委会,拟定班会的具体过程(包括内容、形式、主持人、时间等)3、每位同学准备一张白条。 4、准备一个空垃圾桶。 5、用彩色的卡片纸写诚信格言并写上名字(剪成苹果状).【教育形式】 演讲、小品、生活实录、三句半、诗朗诵、歌舞、讨论等.【活动程序】主持人女:同学们,在漫漫的人生路上,什么不可丢弃?主持人男:在我们遇到艰难困苦时,什么要永留身边?主持人女:它就是我们身边的朋友——诚信。下面我宣布“诚信与你同行”主体 班队会现在开始。第一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继承。主持人女:上下五千年,文明礼仪邦,国之魂,民之本,仁义礼,诚信善。明礼为先、诚信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则.古人将明礼之人称为“谦谦君子",将诚信之人赞为“一诺千金"。今日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诚信"。那位同学能给大家讲一讲你找到的故事?生 1: 我给大家讲的是《郁离子》中记载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我会给你一百两黄金"。渔夫把他救了上来,可当商人被救上岸后,却翻脸不认帐。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很生气,责备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无奈,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过了一年,一个戏剧性的事发生了没,这个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唯一看到他落水的人竟然还是那个曾救他的渔夫,这回无论商人怎样许愿,怎样呼救,渔夫都一动没动,于是商人淹死了.主持男: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这种下场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商人被淹死的原因不难看出,只在一个“信"字上.谁还要讲?生 2:我给大家讲的是“季布的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一次,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他的旧日的朋友知道他的处境后不但没有被重金所诱惑,竟然还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