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学教育学知识要点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中学教育学知识要点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1页
1/27
中学教育学知识要点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2页
2/27
中学教育学知识要点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3页
3/27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培育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进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2)现代教育制度的进展趋势①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进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沟通.3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形态中国早在 4000 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进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形成了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一直到光绪 31 年(1905),清政府才下令废科举,开学堂.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4 20世纪以后的教育进入 20 世纪以后,教育在数量上获得更大的进展,义务教育普遍向中等教育延伸,职业教育进展受到普遍重视,政治道德教育普遍呈现出国家主义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进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5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育成“贤人”和“君子”.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学教育学知识要点和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