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正在实践和深化中,如何落实 “以人为本”、“为了每个学生的进展”以及“让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进展”的价值目标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样也是德育教育改革的重点.哪么德育教育如何改革,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的班会课如何改革,才能落实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通过实践,我认为班会课改革应该突出以下几个特征:一、班会课的主体应该具有唯一性班会课的主体是学生,我们的学生,今日是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明天要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驾驭自身命运的主人。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进展为本"注重培育学生的个性、爱好、兴趣,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就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设学生个体自评、小组自评、班级自评等管理评价方式。促进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全面进展和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协同进展.让学生在参加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培育他们的探究、创新、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参加班级管理中学会思考、探究和发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班会中,我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要求全体参加.大部分班会由学生自己提出话题、自己组织、自己主持。当我刚刚宣布要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一次班会的决定时,大部分学生都感到很意外。因为在他们看来,开班会是班主任、班委会的事情,和自己无关。我选中了一个平常在班上很少发言,但非常喜爱书法的女生。鼓舞她开一次以书法为主题的班会。在我的帮助下,她的班会主持得很成功。于是,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开始讨论自己办一个什么样的班会。常常有同学追着问我:下周是班会吗?主题是什么?怎么还不是班会啊。看着他们,我欣慰地笑了。还有什么能够比学生的自我发现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进展呢?这样的班会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充分进展制造了空间。二、班会课的形式应该具有多样性班会课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两种,常规班会和主题班会.(一)常规班会,它是班主任常常召开的全班性的会议,通常由班主任主持,会上由班主任向全班同学作一周来的总结,找出不足,提出希望,这种常规班会,是引导班级不断总结经验、实现班集体目标必不可少的工作.同时,可增强成员的集体责任感,认识到努力方向,培育各种良好品质,是学习上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督促和鞭策。常规班会也要创新,我早期是让班长或班委来主持分析一周来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让每个学生来分析班级的表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