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职业道德讲座稿 导语:每一个职业都有每一个职业的道德。医生要有医德,老师要有师德。以下我为大家介绍举办职业道德讲座稿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举办职业道德讲座稿 1 老师作为一种职业,是人类产生社会分工以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培育造就劳动者的老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保证在于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老师队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应当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这是老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所决定的,因为: 一、老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 二、老师的劳动任务,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上去造就完美的个性,塑造高尚的灵魂,而不是简单地从外部去“雕琢"对象。 三、老师的劳动“产品”具有全面性和高质量。 四、老师的劳动手段,是以自己的学识、才能、思想水平和道德品质培育学生。 五、老师的劳动过程,是直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老师的劳动成果,是各个老师作用的有机总和,是集体劳动的结晶. 老师的职业特点和历史作用,不仅要求老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老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加强老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修养,对于把青少年培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高尚的职业道德又能鼓舞老师自觉地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而献身。加强老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既是新时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的需要,也是老师职业特点和崇高职责的客观要求。 道德与职业道德 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法律规范的总和。 “道德"一词,源于拉丁语的 moig,意指风尚、习俗。我国古籍中是把道与德分开用的。所谓“道”是指人所以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伸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行为的准则、规矩和法律规范。“德"即行,所谓“德者,得也"。“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法律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 道德的本质是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社会意识。 道德的基本特征:1、具有特别的法律规范性; 2、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3、比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更大的稳定性; 4、具有显著的实践性。 道德职能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