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一数(一)》说课稿二年级《数一数(一)》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生活中的大数》第一节《数一数(一)》P19—20 页教学内容,在我校三年级使用。2、教材分析、整合,及其地位作用本课教材内容《数一数(一)》,实际上就是对“千“的认识和感受,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 100 以内数的基础来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的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进展学生的数感.这是进一步学习 “万”及以上数的认识和多位数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因此一定要让学生理解掌握。本课内容是普通学校教材,主要针对的是普通学校学生,主要包括了四个知识点,第一个问题由拨计数器的情境出发,从序数的角度,由千以内的数和一千之间的关系引出对“千”的认识。第二个问题结合拼摆小方块的活动,体会“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直观感受“千”的大小。第三个问题就是结合数数活动进一步感受“千"的意义,掌握三位数的数数方法。第四就是安排的“试一试”,集合估量和对比想象的活动,进展学生的数感。针对普通学生这是 2 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安排解决前三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听障学生来说课时容量太大,另外今日是微课只有 30 分钟,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数数更是难点,遇到 9 加 1 变十、99 加 1 变百、999 加 1 变千时的转化更是难点,所以本节课我只安排了第一和第二个问题,并且在教学第一个问题“千”的引入中加入“9 加 1 变十、99 加 1 变百、999 加 1 变千”的内容,为学生下节课学习数数分散了难点,提前做好了铺垫.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体会“千”的由来,体会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即“满十进一"的道理,初步进展位值概念和数感;掌握千以内三位数的组成;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进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借助计数器的操作与课件的直观演示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拨一拨、说一说、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涂一涂等方法,使学生充分参加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技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以上三个目标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目标的确定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