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需求缺口与协同机制建立讨论 大学培育的人才必定是社会需要的人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育同样重要.大学是一个社会进展的产物,它无时无刻不与社会进行信息、人才、能量、知识等方面的互动和传递。企业为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供了场所,使其能够将大学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所以大学的人才培育必须走校企业合作之路. 一、二类本科院校的角色及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处于劣势分析 我国高校在进展中形成了不同层次和档次的高校,重点大学,如 985、211 之类的大学,由于讨论水平普遍比普通高校高,企业比较同意找这些高校进行校企合作.职业高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即特别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特别注重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特别重视校企实践教学的合作;而单个企业对职业高校的人才需求往往是成批量的,因此,企业与职业高校实践教学合作上具有明显的动机。而广阔的中间层,二类、三类本科,在科学讨论上比不过重点高校,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上又比不过职业院校,处于尴尬的夹心层。 目前对重点高校的校企合作技术创新、对职业院校的校企实践教学讨论得比较多,而对一般本科院校对这两者讨论都存在不足,也凸显了一般本科院校在学校的定位与学生层次上面存在一定的无奈,这些本科院校要么向上进展,跻身第一梯队,成为讨论型大学;要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实践教学.但是这些本科院校开展实践教学时间短,存在自身的劣势,迫切需要突破一般高校自身的劣势,与企业开展积极合作,形成自己的办学优势. 二、二类本科院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需求缺口分析 我们从学校与企业的供给与需求上来进行分析,以寻求企业与学校校企合作实践办学的交集,成为校企协同实践办学的基本出发点。 1。学校能够给企业的供给.高校一般具有人才培育、科学讨论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但就高校的本质而言,还是以人才培育为主要功能。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它的主要供给是人力资源供给。但是由于大学扩招,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上面有很多选择,二类本科院校在供给毕业生的质量与声誉上远远不如重点本科院校;从动手能力上却不如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大学为企业的另外一个重要的供给是知识:主要以向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攻关、技术咨询、管理咨询、员工培训形式的知识资源。二类本科院校的研发能力不如重点本科院校,社会资源不如重点本科院校,在形成企业的知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