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项机制建设与绩效管理考核管窥 一、五项机制建设与绩效管理考核的关系 要说明二者的关系,就需要将二者进行简要的比较。五项机制的主要内容是,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税收信息数据的有效应用机制;税收执法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干部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的能力素养提高机制;明责、履责、问责的工作推动的落实机制。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税收收入,包括组织收入、重点税源管理、税收预测、数据质量、税收票证、税收信息数据应用、税政管理;包括执行政策、金税工程、纳税评估、抵扣凭证核查、快速反应系统、报表管理,且按流转税、所得税、进出口税收、国际税收分别制定评价指标;税收征管,包括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税源监控、税务登记等;税收信息化建设,包括小型机管理、重大问题提交、应用系统等;依法治税,包括执法检查、重大案件审理、税收执法考核监督评价、行政复议、应诉和信访案件、稽查五率、案例分析等;税收服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包括人事管理、教育培训、精神文明等;党风廉政建设。计 10 大类 118 项,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条分缕析,包容广泛,涵盖了税收工作的组织及保障的所有方面和动态过程. 通过上述排列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二者具有同一性,都是为了保障税务工作组织有序,运行顺畅,优质高效,进而实现科学化、精细化、法律规范化的目标;此外,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五项机制更为注重的是宏观把握,而绩效考核则强调微观效果;刘廷贵同志认为五项机制与绩效考核目标一致,只是切入点不同.可谓精辟深刻,抓住了二者关系的本质。 简言之,二者目标一致,殊途同归。首先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机制是一个整体所具有的机能,而绩效则是对这种机能发挥到何种程度和状态的检验;绩效考核的十大类与五项机制均一一对应就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其次者是互为保证,互为促进的关系。五项机制建设的完善,必定使机构发挥出最佳效能,自然也就保证了绩效考核指标的达成;同样,绩效考核指标的实现,也必定促进五项机制建设的不断进展和完善,进而达到机制保证绩效,绩效促进机制的良性互动循环,推动税收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认识五项机制建设和绩效管理考核的意义 在明了五项机制建设和绩效管理考核的关系后,我们还应准确认识二者的内涵,这有助于在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科学合理地摆布好各自的定位,防止顾此失彼,力求统筹兼顾.自觉主动优质高效地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