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_第1页
1/4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_第2页
2/4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_第3页
3/4
“3+3+2"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与实践(人才培育方案改革综述)建筑教研室近年来,随着建筑企业的进展壮大和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完成,中国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建筑行业的迅猛进展对建筑相关专业人才培育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1。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培育模式确定培育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育人才?在制定人才培育培育方案中首先思考的两个关键问题.前者是人才培育目标,后者是人才培育模式。1。1 人才培育目标的确定一个专业培育出毕业生是否是合格的毕业生,需要社会来检验.通过对建筑领域相关单位的调查和走访,以及对毕业生跟踪调查,我们对建筑领域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化的分析,并征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建议,整合出建筑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企业,主要从事项目组织、质量控制、材料检测、质量验收、施工安全、工程监理等工作,核心岗位是施工员,相关岗位是工程现场的质检员、安全员、造价员、材料检员等。因此,我们把人才培育目标确定为掌握建筑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适应建筑工程生产一线的生产、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专业定位是在广泛调查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定位准确,符合社会、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1。2“3+3+2”人才培育模式确定当前,随着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规格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用人单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熟练现场操作技能,进入企业马上能正式上岗,不需要企业去过多的岗前培训.传统的“2.5+0。5”的人才培育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用两年半时间完成课堂教学,最后一个学期让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顶岗实习,培育学生的现场管理能力。该人才培育模式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既缺乏扎实的工程设计能力,又乏工程施工能力,丧失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优势与特长。因此传统的“2.5+0.5”人才培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要求。2.课程体系构建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进展,行业对人才知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育能够“零距离”上岗的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这是“3+3+2”人才培育核心。与之相适应,我们需要构建新的课程体系。2。1 人才培育规格分析 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人才培育目标为核心,其对人才培育目标起支撑作用。我们通过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从而确定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设置,以职业能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综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