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说课稿龙头中心小学:陈丽君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观察物体》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进展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学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能辨认并能想象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在探究中,学生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并感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3、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因此,我制定如下教学重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能在头脑中进行“虚拟地移位”,即假设自己站在某一指定的位置,会看到物体的什么形状。二、说教法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纳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谈话、观察、操作、沟通、情景模拟、互动、发现、游戏、多媒体运用等形式辅助教学。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详细在教学程序里说明)。三、说学法1、说学生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常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2、自主探究法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