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说课稿 黄丝中心小学 刘波 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推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育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进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沟通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推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进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加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纳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首先,我用同学们熟悉的两首歌曲《欢庆六一》、《今日是你的生日》引入: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年、月、日) 2、分组探究,学习新知 “信任自己的学生,别以为他做不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师绝不代替。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学好的方法”。我开始就让学生拿出课前发下去的年历卡找出两个有意义的日子(“六一”和“国庆节”),小组讨论沟通,以小组为单位各自汇报自己对年、月、日知识的认识。然后由一人执笔用表格或列提纲的方法进行系统整理. 这样就给学生探究知识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先独立思考后小组沟通整理,培育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讨论的态度。然后再指导学生汇报沟通,各组代表走上讲台,利用实物展台,把本组整理的情况进行汇报,其他小组可以随时提问,本小组的其他学生也可以帮助解答,在此过程中,我适时点拨及时评价,由传授者变为合作者、引导者。 3、系统整理,归纳概括 (1)在小组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