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市医院临床科室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知识培训试题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计 40 分)1。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 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其病死率可高达50%-—90% ,本病于 1976 年在非洲首次发现。2.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存放 1 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灭活病毒需要 1 小时 ,100℃5 分钟 即可灭活.3。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假如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4。医务人员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热留观或疑似病例时,应当在 1 小时之内尽快电话报告医务科和感控科。5。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及时发现、诊断和严格隔离控制病人、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加强个人防护与医院感染控制等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7。埃博拉出血热埋伏期为 2—21 天,一般为 5-12 天,埋伏期没有传染性。6。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与护理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应先采纳 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 分钟 后再根据常规程序进行处理。7.医务人员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应当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再用 0.5 %碘伏 消毒液擦拭消毒;粘膜应用大量生理盐水或 0.05 %碘伏 冲洗;发生锐器伤时,应当及时根据锐器伤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暴露后的医务人员根据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21 天。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 1 个或多个正确选项,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1。埃博拉病毒对以下哪种射线或消毒剂敏感(ABCD)A。紫外线 B.酚类 C 甲醛 D 次氯酸2。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B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C。水源、食物传播 D。蚊虫叮咬3.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特征(ACD)A.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B.10 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C.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多在发病后 2 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D。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4。医务人员接触埃博拉出血热病人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行接触隔离及飞沫隔离的预防措施,以下措施正确的是:(ABCD)A。严格实施手卫生B。暴露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C.标本采集和转运中严格防护D。对参加患者诊治的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