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试卷二真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种对的答案。本部分 1 一 50 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有关罪刑法定原则,下列哪一选项是对的的? A.罪刑法定原则的思想基础之一是民主主义,而习惯最能反应民意,因此,将习惯作为刑法的渊源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并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 C.罪刑法定原则严禁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容许有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D.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详细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这种立法体例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答案】C【考点】罪刑法定原则【详解】罪刑法定原则规定刑法应以制定法为根据,排斥习惯法。 A 项错误。根据《立法法》第 8 条,有关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B 项错误。刑法只严禁犯罪化,强化惩罚或对行为人不利的法律追溯既往,对非犯罪化,弱化惩罚或有助于行为人的法律则容许有溯及既往的效力。C 项对的。刑法分则中部分条文没有详细描述犯罪的特征,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之因此采用这种简单罪状的方式,往往是由于这些犯罪的特征为众人所知,不必详细描述,因此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D 项错误。2..有关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甲故意伤害乙并致其重伤,乙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晚,医院发生火灾,乙被烧死。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甲以杀人故意对乙实行暴力,导致乙重伤休克。甲以为乙已经死亡,为隐匿罪迹,将乙扔人湖中,导致乙溺水而亡。甲的杀人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与否承担刑事责任则应视甲主观上有无罪过而定D.甲与乙都对丙有仇,甲见乙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 5 毫克毒物,且懂得 5 毫克毒物不能致丙死亡,遂在乙不知情的状况下又添加了 5 毫克毒物,丙吃下食物后死亡。甲投放的 5 毫克毒物自身局限性以致丙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答案】D【考点】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详解】A 项中甲的伤害行为跟乙的死亡有一定的联络,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由于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被火灾所切断。B 项中应当把甲的犯罪行为当作一种完整的过程,包括其杀人后抛尸行为。整个行为都是在一种杀人故意下实行的,甲的杀人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