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传染病知识竞赛试卷一、单选题:1、甲型 H1N1 流感病例的亲密接触者的医学观测期限为(C)天。A、3 B、5 C、7 D、92、中国达到消除麻疹目的,全国麻疹发病率控制在:(C)A.1/万如下 B.1/10 万如下 C.1/100 万如下 D.1/1000 万如下3、下列哪些途径会传播丙型肝炎(B)A.接吻 B.共用针头 C.喷嚏、咳嗽 D.共用餐具和水杯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目前按甲乙丙类管理的传染病是:(B)A.甲类 2 种,乙类 25 种,丙类 10 种;B.甲类 2 种,乙类 26 种,丙类 11 种; C.甲类 1 种,乙类 27 种,丙类 10 种;D.甲类 2 种,乙类27 种,丙类 10 种;5、某县 CDC 疫情管理员在浏览传染病汇报卡时,发现外地汇报当地手足口病 1 例重症患者,且汇报卡片未审核,这个病例应当由何地疾控中心审核比较合适(B) A.当地县级 CDC 疫情管理员B.汇报医疗机构属地县级 CDC 疫情管理员C.两地县级 CDC 疫情管理员D.汇报医疗机构属地市级 CDC 疫情管理员6、常规法定传染病汇报属于(B)监测。A 积极 B 被动 C 哨点 D 突发公共卫生7、凡与传染源有过接触并有也许受感染者都应接受检疫,检疫期为最终接触日至该病的(E)。A 最短潜伏期 B5 天 C15 天 D30 天 E 最长潜伏期8、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D)。A 病原体能通过动物传播到人的疾病。 B 以动物作为传染源,并在动物间传播的疾病。C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托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D 一种疾病的病原体,不依托人而能在自然界野生动物中生存繁殖,并只在一定条件下传给人和家畜。E 常常在某一地区某一人群呈地方性流行的疾病。9、构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E)。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B 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者 C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 传染来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E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0、鼠疫应采用的隔离类型是(A)。A 严密隔离 B 呼吸道隔离 C 消化道隔离 D 接触隔离11、准时间划分,短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种月?(B)A、1 个月 B、3 个月 C、6 个月 D、2 年 E、1 年12、准时间划分,长期预警的时间安排一般为几种月?(D)A、1 个月 B、3 个月 C、6 个月或者 1 年 D、2 年以上 E、1 年 13、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A)A.7 天以内 B.7~14 天 C.21~36 天 D.30~45 天14、血吸虫在发育过程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A)?A.尾蚴 B.虫卵 C.成虫 D.毛蚴15、霍乱确诊试验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