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考点总结第一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第一讲 会计电算化简介 一、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工作。 二、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四阶段及特点 【规定】掌握四个阶段的名称,以及每个阶段对应的重要内容(驴唇要对马嘴)。 (一)模拟手工记账的探索起步 1.时间:20 世纪 80 年代起步(掌握)。体现:重要处在(试验试点)、(理论研究)阶段。 2.特征:并没有积极将其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 3.事件:这时期的会计核算软件,实质上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级的计算工具用于会计领域。 确定了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评审制度和原则。 4.缺陷:应用过程中还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数据共享,容易导致电算化会计数据资源的挥霍,也无法使实现电算化的会计信息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在企业内部导致一种个信息“孤岛”。 (二)与其他业务结合的推广发展 1.时间:20 世纪 90 年代 2.特征:企业积极研究对老式会计组织的业务处理流程的重新调整,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以会计核算系统为关键的信息集成化,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的一体化。 3.事件:企业开始将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整合、扩展为全面电算化,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与企业连接起来。 (三)引入会计专业判断的渗透融合 1.完毕了由单机应用向局域网应用的转变。 2.事件: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我国对企业会计原则进行了重大改革,建立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①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会计专业判断的规定 ②新准则适度审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等新的计量基础 ③对金融工具、资产减值、合并报表等会计业务做出了系统的规范。 (四)与内控相结合建立 ERP 系统的集成管理 1.时间:6 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事件:公布者---六部委(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资委) 3.特征: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内外部风险,会计控制必须向全面控制发展。 构建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的 ERP 系统,将企业的管理工作全面集成,从而实现会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信息化。 流程管理 ERP第三阶段 借助会计准则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渗透融合,企业具有了深入优化重组其管理流程的能力。 企业纷纷建立了以会计电算化为关键 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第四阶段 老式的会计软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单位会计信息化的需要,逐渐向与流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