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补充定义:物质在受限范围内运动,以体现思维变化的表现形式。思维通过肉体活动产生的视觉信号、声音信号、触觉信号等所有信息的统称。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社会认知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的进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临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兴奋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生气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三、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1、情绪的丰富性。从自我意识的进展看,大学生出现较多的是自我体验, 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 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 从社交看, 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 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交往频繁, 有的大学生开始了恋爱, 情绪表现得更细腻、更复杂; 大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社会, 学习社会的道德法律规范, 对自己的身份、角色、志向、价值等问题有了更深化的思考, 理智感、美感、集体荣誉感等高级情感也有所进展. 2、情绪的不稳定性.由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 认知能力还有待提高, 大学生的情绪活动往往强烈而不能持久, 情绪活动随着认知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喜怒哀乐无常、阴晴雾雨变化是大学生情绪常见的现象, 风平浪静之后可能就是疾风暴雨.大学生情绪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兴奋时忘乎所以, 看什么都顺眼, 消沉时心灰意冷, 看什么都别扭, 情绪呈现不稳定状态。 3、情绪的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