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护你的个人信息安全?看看这些经验2024 年 02 月 10 日 09:25:5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重安全,看看这些经验 1)尽可能隐藏自己的真实信息.例如所用用户名、密码等尽可能跟自己个人没有关系,让他人不易猜到。 2)各处密码尽可能各不相同,防止受撞库所害。要做到这点有难度,专家建议的做法是设定一套统一规则,然后在各网站稍加区分.例如在京东的密码里加入 jd,网易的密码里加入 163。 3)永远不要点击不可信的网址链接.很多短信诈骗都是因为机主点击网址后手机中毒所致. 4)不要扫描无法确认安全性的二维码。二维码相当于图形版的网址链接,近来,通过二维码传播的病毒呈加速上升趋势。 5)公共场所,不可信的免费 Wi—Fi 千万别联.不法分子会在公共场所搭建不设密码的 Wi—Fi,手机用户一旦连上,信息和资料就可能被盗取. 6)不要通过不可信的渠道下载手机应用。别觉得安装个软件而已,有问题卸载就好.一旦装上恶意程序,你的钱和个人信息可能马上就没了。 7)关注网络安全相关新闻,看到有网站发生信息泄露,及时修改自己的密码;看到他人受骗的遭遇,避开自己上同样的当。 8)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告诉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你也许不会受电话里的骗子欺骗,但父母可能会,拿着你手机玩耍的小孩子会. 9)假如使用苹果手机,不越狱会安全很多。(记者王京雪)伪基站、专业设备监听、手机遗失是最困扰客户的三大安全隐患。 日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沈阳教授称,据调查显示,每个中国人平均每天摸手机 150 次!除去睡着的 8小时,差不多 6 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更有网友调侃道,“手机成为了我们最亲热的人,比婚外情还危险!”看似一句玩笑却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但是随着国外某著名品牌手机频频爆出信息漏洞,加重了人们对手机信息安全的担忧,上海一些机关公务员纷纷更换国产加密手机,而枣庄市也有不少公务员开始更换国产加密手机,以规避信息泄露的风险。 手机免费软件或藏陷阱, 是谁“出卖”了我的隐私? 某些手机软件在服务用户的同时,也窃取了用户的隐私。近日,家住市中区的王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因为孩子身体不适,自己就用手机在网上搜索了相关的症状和治疗方法,第二天却莫名接到济南某医院的咨询电话,让王女士不禁感到纳闷,“我的手机装了两张卡,卡 2 是上网卡,从来不用它打电话,甚至连自己都记不住卡 2 的号码,但是卡 2 却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当时我就怀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