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企业制度执行力一、企业制度执行不力的成因分析 现实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一方面是企业不断出台各种新的制度,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力弱化、执行力缺失的情况在企业中普遍存在。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从现实看,一些制度之所以得不到有效执行,主要是在以下三个层面出了问题: 第一,制度层面的原因. 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导致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必将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表现在:一是制度设计本身不完整。法律规范权力、行为的“不准”条款多,而法律规范执行程序、明确责任追究和处理的条款少,导致出现违反“不准"条款时无从处理。二是制定制度不严肃.企业制定制度随意,企业内部交叉发文、重复发文多;对已过时的制度不能及时修订、完善或废止;有的制度在内容上相互矛盾,失去制度的严谨性,导致制度失去执行力。三是制定的制度与企业实际脱节,缺乏科学性。 第二,执行层面的原因. 表现在:一是企业决策层相对重视制度的建立环节,忽视制度的执行环节,在制度执行化环节未能发挥示范作用,使制度的严肃性、约束力降低。二是企业管理层贯彻制度不到位,导致执行不严,对企业制定的制度,往往只是局限于小范围的几个管理人员传阅一下,而未能结合部门职责,有针对性的进行传达、学习,一般员工对上级制定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往往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直接导致执行意识不强、执行意志不坚。 第三,监督层面的原因. 监督检查是促进制度落实的重要保证。企业中往往存在制度执行的机制不健全,导致执行力大打折扣,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机制.制度本身没有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员工、每个环节执行制度的程度和要求,没有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二是未能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三是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奖惩机制。考核部门不明确,考核标准不明确,奖惩标准不明确,考核力度不够,造成员工丧失执行制度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了企业制度执行力的下降. 二、提高企业制度执行力的对策 制度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从制度制定到制度执行及制度完善,都必须以严谨的态度,细致的工作仔细进行。 第一,明确制度出台和实施的程序. 首先,明确制度制定规定,对制度的讨论、立项、制定、审查、颁发、实施、考核、监督等环节统一规划,力求制定出的制度法律规范、严谨,符合企业实际、可执行性.还应有制约性条款,制订具体的实施程序、措施和监督的方式,违反规定时处理的依据和责任追究等规定。其次,重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