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活动教案——小鸡找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启蒙教育》第三单元“可爱的动物”,具体内容为第二章“小鸡找妈妈”。本章详细介绍了小鸡和母鸡的外貌特征,通过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和表现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小鸡和母鸡的外貌特征,提高幼儿对动物的观察能力。2.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的能力。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出小鸡和母鸡的特征。2.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挂图、实物模型、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2.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湿纸巾等。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小鸡和母鸡的外貌特征。(2)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特点,如小鸡的茸毛、母鸡的羽毛等。(3)通过讲故事《小鸡找妈妈》,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鸡和母鸡的情感。2.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模型,讲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鸡和母鸡。(2)教师现场示范绘画过程,强调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3)讲解绘画步骤:先画出小鸡和母鸡的轮廓,再填充颜色。3.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画纸、画笔等材料,指导幼儿进行绘画练习。(2)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3)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1)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引导幼儿相互评价。(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提出改进意见。六、板书设计1.课题:小鸡找妈妈2.小鸡和母鸡的外貌特征3.绘画步骤:轮廓描绘、色彩填充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画一幅小鸡和母鸡的画。2.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小鸡和母鸡,有明显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其他动物的外貌特征,进行类似的绘画创作。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过程,增进亲子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出小鸡和母鸡的特征。2.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3.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观察和分享环节。4.例题讲解中的绘画步骤和示范。5.随堂练习中的巡回指导和鼓励。6.作业设计中的要求与答案。一、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出小鸡和母鸡的特征1.教师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通过挂图和实物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小鸡和母鸡的外貌特征,如茸毛、羽毛、嘴巴、脚等。2.教师可提出引导性问题,如:“小鸡和母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们身上的线条和颜色是怎样的?”等,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二、让幼儿学会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表现1.教师在例题讲解环节,通过示范绘画过程,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如何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鸡和母鸡。2.强调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搭配,教授幼儿简单的绘画技巧,如如何画出曲线、如何调色等。3.在绘画步骤中,引导幼儿先画出轮廓,再填充颜色,培养他们的绘画习惯。三、实践情景引入中的观察和分享环节1.教师需关注幼儿在观察过程中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分享观察到的特点。2.教师要对幼儿的观察进行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3.通过讲故事《小鸡找妈妈》,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小鸡和母鸡的情感,增强他们对绘画主题的理解。四、例题讲解中的绘画步骤和示范1.教师在示范过程中,要注重讲解绘画步骤,让幼儿明确绘画的先后顺序。2.示范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线条和色彩的运用,让幼儿直观地学习绘画技巧。3.示范结束后,教师可邀请幼儿上台尝试,加深他们对绘画步骤的理解。五、随堂练习中的巡回指导和鼓励1.教师在巡回指导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绘画进度,及时解答他们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针对不同幼儿的绘画水平,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3.鼓励幼儿相互欣赏、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六、作业设计中的要求与答案1.作业要求明确,让幼儿知道绘画的主题和要点。2.答案要求画面中包含小鸡和母鸡,有明显的线条和色彩表现,旨在检验幼儿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