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等级的划分及机器安全的常见处理 安全等级划分根据 EN 954-1 标准,安全等级应分 B,1,2,3,4 共 5 个等级,最高的安全等级为 category 4 。 在采纳安全防护措施减少风险之前,必须确认机械的危险等级.只有确认了这台机械的危险等级之后,我们才能够得到安全防护措施(如安全光栅或安全控制电路)所要求的安全等级。该机械安全等级必须与危险等级一致。 附件内的图表取自 EN954-2,附件 B12/96,可以用于机械危险等级的确认。 S_损害程度: 1= 轻伤(通常为可恢复性损害) 2=重伤或死亡(通常为不可恢复性损害) F_面临危险的时间和频率: 1=从无到常常发生 2=从常常发生到持续发生 P_避开危险的可能性: 1=在特定条件下可能 2=几乎不可能 你可以通过图表来推断自己的机械是属于什么危险等级,同时相应的安全等级也就可以确定了。 为了实行合理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以达到 CE 认证的标准,首先必须对机器设备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根据欧洲机器安全标准 EN954—1 标准,对机器设备进行“危险性评估”后可以得出其危险等级。危险等级可分为 B,1,2,3,4 共 5 级,等级 B 最低,等级 4 最高。机器设备的危险等级数是根据事故发生时人身受伤程度、事故发生几率和事故的可预防性来划分的,如下图所示: S_损害的程度: 1= 轻伤 2= 重伤或死亡 F_面临危险的时间和频率: 1= 从无到常常发生 2= 从常常发生到持续发生 P_避开危险的可能性: 1= 在特定条件下可能 2= 几乎不可能 在等级 2,3 和 4 种,主要是通过电路结构上的设计来达到对安全功能的要求.在设计电路时,应采纳工作极其安全可靠的元器件,可以不考虑这种元器件本身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际应用上,等级 2 很少使用。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的工业机器都应使用等级 3 或 4 的安全保护措施,特别是一些及其危险的工业机器,如切纸机械、冲压机械、注塑机械等,必须使用等级 4 的安全保护措施.安全标准分为 A 类标准(基本标准),B 类标准(类别标准),C 类标准(产品标准)。 A 类标准规定的是所有机器都必须要符合的基本标准。在 A 类标准之下,是参考 A 类标准而制定的、对各种类别的机器做出规定的 B 类标准,B 类标准并不是针对某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对整个类别的机器的共性做出了规定。 B 类标准又分为 B1 标准和 B2 标准,B1 标准对与安全保护相关的参数做出了规定,如安全间距、表面温度、噪音等;B2 标准规定的是对安全保护装置的具体要求,如双手按钮,安全门开关、安全地毯等。在 B 类标准的基础之上,制定了大量的 C类标准,每一个 C 类标准都对一种具体的机器装置做出了详细的规定.